当前位置: 首页 >> Tag标签为 '叶冯俊'

叶冯俊 ;下雪天安全行车

首先就是要慢,在雪天行车时由于不可测的因素太多,所以开车时慢行可以给自己留出更多的时间判断,从而做出正确的操作。对于驾驶手动挡的司机在冰雪路面起步时应尽量慢抬离合器,轻给油。切忌大脚油门猛抬离合,这样不但不利于起步,还极易造成车辆打滑、方向失控,误撞到其它车辆;对于自动挡的车辆,如果车自身带有雪地模式要及时更换到雪地行 车挡。
学会使用制动对于雪地安全驾驶也很有帮助。对于手动挡车型除了停车时,只要车在行进就尽量不要空挡刹车,因为带着挡刹车可以借助发动机自身的减速作用更快地降低车速。对于没有ABS的车辆,更不要空挡制动,因为如果稍微控制不好,便很容易将轮胎抱死,一旦前轮抱死则对行进方向彻底失去控制能力,车会按行进的惯性方向移动,那时再打方向盘将无力回天了;手刹制动更不可取,因为手刹只是刹后轮,那车辆更容易发生横向甩尾,方向更不好控制。正确的刹车方法应该是带着挡踩刹车,
而且不要一下将刹车踏板踩死,应逐段加力。如果一下就将刹车踩死,那发动机很有可能因车轮抱死被“憋”灭失去动力,那也会造成车辆失控。如果是从高速需要紧急减速,那可以通过刹车和快速减挡来实现。
此外,保持良好的行车视线也很重要。雪雾天气的视线本来就不好,再加上由于车内外的温差较大,所以很容易在玻璃上结雾,遇有此种情况应及时打开前、后风挡除雾开关,对于前风挡不带加热丝的车辆应将空调送风方向调到“风挡”位置,同时开启空调外循环系 统,以确保良好的行车视线。
最后,在雪天行车时无论是给自己还是给别人都多留些量,不要争抢车道。永远与前车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遇到情况要提前减速。当发现前车制动时,自己也应该马上收油并准备刹车。紧急制动时要看一眼后车,
如果后车跟得太近了,那么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最好把
刹车量给人家留出来,虽说追尾是后车的责任,但耽误了用车可就是自己的损失了。

叶冯俊:三寸时光

这条路我们走的太匆忙,来不及去回望那过往时光,路过灯火阑珊,我们是否还能寻找到那些三寸时光。
江中渔火,袅袅炊烟。这里的安与静,让我无法选择离去,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静静驻足,停留在这个似乎时间凝固的地方。那布满青苔的青石板,泛潮的白墙,石头小路,挥之不去的沧海桑田,历经过往的古道,多少故事在这里开始,在这里完结。
我手捧一壶清茶,看江面浮沉。这一刻,所有的琐碎和心结都已释然,像那空气中淡淡的芬芳,随风飘逝;更像落在江中的一抹红叶,随波流向那看不到的远方。
千年的古镇,她的基调是永恒,当一切趋于永恒,时间便停止,甚至倒流。人是忙碌的,急着向前跑,就像我一样,在一次次和时间赛跑的日子里,我总是身不由己的向前。进进退退,浮浮沉沉犹如那江中的小舟,人海茫茫,孤鸿一抹。慢节奏的生活,对于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来说的确是一种奢侈。
记得多年以前,父亲带着儿时的我第一次来这里,那时的我殊不知父亲为何钟爱这座小镇,这条古街。记忆里最后一次随父亲来这里是我去上大学前的一次,父亲在回去的路上说:“你知道吗?不论什么东西年岁久了,他便有了灵气。”在我看来这种灵气是要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的,就像一个人经历的故事多了,活的年岁久了,必定会散发出不一样的气质,而这个古镇仿佛就像一位讲故事的老者,无时无刻不在诉说着千百年来这里的一切。
我已经记不清我是第几次来这个镇上、来这条小巷、来这条江边、来这家小店。我每次来都有不同的感觉,这座小镇历经千年的城府,让我摸不透,看不清。如今外面的世界瞬息万变,唯此处依旧。这里的天还是儿时那么蓝,这里的空气还是夹杂着芬芳,这里草木依然茂盛如初,这里的水还是那么碧波荡漾,这里的阳光还是那么的明亮温暖,这里的人儿还是那么的淳朴善良。的确来这里可以找回属于我的往日时光,那些是人生最美的珍藏。
寒意渐浓,我裹紧了衣服,从嘴里吐出白白的雾气,打在窗台的玻璃上,朦胧了窗外红色的光晕,灯笼倚江摇曳,此刻此景,我想是这里最美的画面,模糊了我的视线,无数过往的感动和回忆,历历在目。不知为何,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安静和纯粹,似乎从不曾被世俗的嘈杂所影响。仿佛就是世外桃源,梦中天堂。这里如此的安静,安静的让时间驻足停留;这里如此的美丽,美丽的让你必须小心翼翼的来享受。我甚至不敢大声说话,生怕一不小心让此刻的美化成江中的涟漪。
我想总是需要有一个港湾给我们的心灵去停泊。去回味过去,去发现现在,去思考将来。安静的放松自己的身体和心灵。
天色已晚,我起身准备离开,一回头看见门后不知谁家的孩子,他觉得被我发现了,似乎害羞的又躲进门后。多可爱的孩子啊,这里的人们,这座古镇,亦是如此可爱。
也许刚下过雨,石板路湿漉漉的,四周有淡淡雾,昏黄的路灯下是行走的我。
三寸时光如诗如梦,亦真亦幻。

叶冯俊:冬天的第一场雪

我可喜欢冬天了,一到冬天我就特别兴奋,等着下雪,下雪了我就可以堆雪人打雪仗……。
今年的雪比以往来的早了一些。这是一场很大很大的雪,天空中晶莹的雪花犹如一只只玉蝶一样偏偏起舞。昨天还穿单衣的我今天就穿了厚厚棉衣。黄绿色的叶子还不舍得离开大树,树枝就被积雪压弯了腰,人从下面走过时,树上还会突然落下雪花,掉进领口,把人吓一跳!
下班回家,一路玩雪,还做了一个又一个的大雪球,然后又一个一个把它们扔出去,啪的一声,雪球打在墙上。我伸出手,晶莹的小雪花落在我的手掌上,它们看上去晶莹剔透,慢慢的,就融化了。
到了家,我看着窗外,雪花飞舞,千百只玉蝶好似跟着我来到了家门口,在门外撞玻璃窗,想进来似的,它们在玻璃上调皮的撞一下,就翩翩飞向一旁。
大雪纷纷扬扬的落下,将我留下的脚印渐渐覆盖掉。一阵凛冽的风吹过,什么都没有留下来。

叶冯俊:代维生活纪实

投身代维英雄无畏,
工装革履貌似高贵,
其实生活极其乏味,
为了生活吃苦受累,
鞍前马后终日疲惫,
为了移动就差陪睡,
点头哈腰就差下跪,
日不能息夜不能寐,
监控一叫立马到位,
屁大点事不敢得罪,
一年到头不离岗位,
劳动法规统统作废,
身心憔悴无处流泪,
逢年过节家人难会,
经常发电让人崩溃,
为了检查经常喝醉,
不伤感情只好伤胃,
工资不高还装富贵,
拉拢农民经常破费,
五毒俱全就差报废,
稍不留神就得陪罪,
抛家舍业愧对长辈。

叶冯俊:四 窗 岩 漂 流

总是说要去漂流,但一直都没有时间,一次突然在淘宝聚划算里看到有个漂流团购,而且漂流地点就在余姚。立即就打电话召集人员,一圈电话下来,共有9个人, 网上拍了9张票,一切工作准备就绪。第二天真要去漂流了,心情还是很复杂,有期待,也有害怕,毕竟听闻过意外的个案,但是总不能因噎废食,出发吧,四窗岩漂流,我们来了!

早上10点,我们同事一行拖家带口9人统一在公司宿舍门口集中,分两辆车,因为人数不够多,不能组团,只能作为散客看待了,路程比我们想象的远,个别女同志都有点晕车了,真痛苦啊,但是沿途的风景,四明山的峻峭,还是转移了我的注意力,车子绕着山路,越走越陡,司机一个刹车,也把我们吓得够呛,低头向窗外远眺,下面仿佛是个圆锥中空,原来我们一直在往山顶开,真是险啊!怪不得四窗岩的水是那么清,因为是上游的水。而在下游,有个“北斗湾’漂流,水真像黄泥水,但是还有人在漂,可见,在夏天,漂流的吸引力是多么强大!

12点半的时候,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车,把我们吓了一跳,以为要排很长的队,但是幸亏有个人把排在前面的取票牌给我们,不然取个票都要一两个小时了,取好了票,马上坐车到了坐皮划艇的地方,跌跌撞撞的走过了绳索,紧张的上了皮划艇,我们一家三个一个艇,三个人,儿子坐中间,挤是挤点。

一开始的水是平稳的,很多人在水里嬉戏,我还遗憾自己怎么就不带个相机在身边呢,但是在冲浪区,我马上就后悔了,用PE袋包的手机被水冲散了,全身上下没有一处是干的,儿子吓得哭了出来,…惊险,刺激…怪不得那么多的人爱漂流!

下午15点半,我们终于结束了我们的漂流之旅,上岸了,尽兴了,人也累了……而后,车子出发了,带我们离开四窗岩,再见了,有机会还会再来的!

叶冯俊:直放站安装记

直放站是解决基站覆盖而存在信号盲区的一种方式。随着建站成本的降低,直放站慢慢退出了市场,但直放站建站便利之处是基站所无法比拟的。

目前余姚就有一个小区,楼层未做覆盖,楼层信号不是很好,打电话的通话质量很差,用户经常投诉,要求做信号覆盖,增加天线。

我们先对现场进行了勘察,发现该小区原先只有1台20W直放站,共覆盖4个电梯和1个地下室,如果从这个直放站引条馈线到用户家内,查看原馈线走线,计算了下达到用户家的天线功率,结果功率不够,装了也没什么效果,这 样只能在用户家重新装一套直放站。确定这套方案后,接下来就开始选择主机、八木天线、室内天线和馈线的安装位置。

第二天,我们把所需的材料的准备齐全,开始安装,先把直放站主机安装在室外墙上,然后布放好八木天线和馈线。原本布放馈线是比较容易的事,结果业主说室内不能布放,怕影响美观,所以就改为室外严墙布放,十三层楼,难度可想而知,而且还有打墙洞,这个把我们害惨了,这个墙都是承重墙,内部都是钢筋,厚度也大,结果一连打了三个,都打到钢筋上,转头直冒火花,怎么也打不进去,直到第四个,才打到钢筋与钢筋间的缝隙,好不容易打了进去。

布放好线缆后,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赶紧给设备上电,用电脑调试了下参数,使设备输入输出功率达到正常值,随后用测试手机测试了下信号,一切很顺利,信号值标很好,直放站安装成功。

 

叶冯俊:梁辉传输站供电异常处理报告

4月12日梁辉传输站出现电压异常,导致开关电源多个整流模块闪告,直流电压一直往下掉,且所有空调不工作,机房温度急剧上升,检查时发现变压器零克棒脱落引起,如不及时发现,后果将不抗设想,。虽然机房早已恢复了正常工作,但是为了预防事故的再次发生,提高通信设备工作的可靠性, 消除安全隐患,我们队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一、机房供电设备情况描述

1、开关电源:一:中达:     电流130   模块50*6     电池1000*2

二:中恒(1):电流15    模块30*7     电池500*2

三:中恒(2)  电流50    模块60*4     电池1000

2、空调:6 台3P机子 每台功率2.65KW

3、变压器:   40KVA

二、测试情况

用万用表测量交流电压,A相88AC、B相320VAC、C相295VAC;线电压:U  AC=365VAC,UBC=565VAC,U    AB=393VAC。

三、变压器高压缺相对低压侧的影响分析 :

对于标准的双绕组电力变压器的接线最好一次侧用△方式接线,二次侧用Y 方式接线。一次侧用△方式接线使三次谐波电流或二次侧接地故障电流所引起的 零序电流在一、二次侧两个系统是隔离的。

交流电压矢量表示公式:UA+UB = -UC,如果高压A相缺相时,三相输入的 平衡遭到破坏(0点电压不再为0了),A相电流为0,AB之间电压基本为零,低 压侧Ua也基本为零,BC之间电压基本正常,低压侧Ub基本正常,大约在220V 左右,C相由正常的C→A变成了C→B,即CB之间变成了两个绕组串联,低压侧 Uc=10000/45.45?2=112V左右。对于变压器低压侧的三相四线制(Y0),在带载 的情况下,由于高压侧缺相平衡遭到破坏,已经无法通过零线(中性点由于高压 缺相其电位已经不是零了,而变成了100V左右,并且处于漂浮状态)来平衡每 相电压的,因而低压侧会出现两相电压偏高的现象。特别是低压侧带不平衡时,这种不平衡状态更加剧。

说明:如果变压器的高压侧绕组采用的是Y方式,那么这种情况相对会得到 很大改善,但是也摆脱不了低压侧电压异常地命运。

四、可能性分析

从故障现象及处理过程以及测试情况,出现该机房障碍,可能由以下几个原 因引起。

1、  变压器高压输入端的A相跌落保险闭合处接触不好打火,在一定的时间 段后接触处氧化加剧,接触电阻增大,导致变压器高压输入(A相)电压异常(一 会电压高,一会电压几乎没有,如此变化),最后几乎完全失效(变压器的C相电压缺相)如果长期如此反复,就会引起整流器故障甚至损坏。

2、机房交流供电停电一段时间后,蓄电池放电深度较深,假如两个整流器 能正常工作,那么整流器在较长时间内处于限流状态,实际限流值=(130A+2000 *0.10)=330A,也就是6个整流器工作在最大电流50A状态,至少10小时。 整流器长时间工作在最大额定电流时是非常危险的,整流器容易出现故障,甚至造成损坏。

3、 电压不正常后,三相空调也不工作,机房温度迅速会上升,传输设备是对温度要求很高的,会引起一些列故障也是正常的。

五、解决方案

1、电源角度

不管问题出现在哪一个部分,我们从电源设备的角度出发,尽量增加其可靠性。 针对目前电网的情况,调整整流器的欠压保护功能,将低压工作点抬高,比如调 到165VAc或150V。 这样调整有利有弊,利在于当低压变压器高压侧出现长时间缺相时,在类似情况时整流器处于保护状态(所有整流器不会有输出),这样就避免了整流器在 三种状态下频繁切换,提高了电源的可靠性。同时由于整流器不能工作,容易从远程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将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弊在于缩 小了开关电源交流输入的工作范围,失去了整流器120-300VAC宽 输入范围的优点(调整后的工作电压范围165-300VAC)。如果市电不正常时(相 电压低于165VAC),整流器就不能工作,蓄电池放电直到电源系统下。

2、系统角度

从源头解决问题:从测试情况来看,导致变压器低压侧电压异常的原因是:高压侧较长时间缺相或处于若断若离状态,所以从安全和杜绝隐患角度考虑需要对有专用变压器的机房进行检查。检查项目:检查高压侧的跌落保险是否接触良 好或符合安全要求;检查变压器的接线是否可靠等,检查变压器容量是否满足要求,详细情况可以咨询电力部门。 如果机房的交流供电使用的是公网变压器,一旦出现类似故障的话,电力部门会 及时发现,所以隐患比较小;另外还需要对机房交流供电系统的零线进行检查, 零地电压一般不超过10VAC,对零线驳接处进行详细检查,不得有氧化或接触不 良的情况存在,如果三相四线制供电的零线断开的话,电源的整流器烧毁的可能性极大。 通过对对机房最大负荷的计算,所有的开关电源都处在充电状态,6台空调都处于制冷时,总负荷接近50KW,远超过变压器40KVA的容量,故引起变压器零克棒脱落,建议更换50KW以上容量变压器,才能真正排除后患。

总而言之,解决通信设备供电的安全是需要以“系统”的方法去对待,这 样才能找到真正的诱因,使问题得到全面、彻底的解决。

 

叶冯俊:基站如何更好的防雷

基站多位于楼顶或郊外空旷地区,金属构架的铁塔由于相对位置较高,是最易引发雷击的目标,铁塔一旦遭受雷击,基站内设备将位于雷电干扰中心(直击雷干扰半径为500m),内部引线将产生强烈的电磁感应,这种干扰甚至直接作用于基站内各种设备的线路板,而造成其损坏。另外雷电的电磁感应、二次效应以及地线的反击都会对基站内设备造危。所以对于高山和野外基站,作好直击雷防护至关重要。
多年的维护工作,亲历了无数的基站雷击的危害,查阅了大量国内、国外有关技术资料,结合工作经验,以下就谈谈对基站综合防雷技术及应用方面的几点观点和建议。
1:直击雷的防护(铁塔顶部防雷保护)
直击雷的防护。通常的铁塔采用传统避雷方法,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避雷针一次性较大能量的放电吸引雷电流袭击避雷针本身,以其良好的接地把雷电流传导入地来保护被保护目标。然而在避雷针引雷入地的过程中,被保护范围附近的电磁场也将发生迅速的变化,由于雷电感应,机房的线路中产生感应电压和电流,对设备造成损坏。因此,传统避雷方法可以有效地保护铁塔免受直击雷摧毁,却无法减少(甚至加剧)其对基站内设备的干扰甚至破坏。另外,地电位必将发生变化,这样就会影响设备间电位不平衡,从而造成设备的损坏或形成反击。
经过多年实践和摸索,国内已开发并使用了“导体多短针雷电放散”装置。它是通过防止地面电荷的积累及离子化通道的形成,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雷击在被保护范围发生的几率,从而有效地保护基站内各种设备。
导体多短针雷电放散装置的特点 :
1:放散电极数量很多、曲率半径极小,可以有效地避免电荷的积累,最大限度地减少雷击几率。
2:“导体多短针雷电放散”装置是全金属结构,减少维护量,无任何副效应。
3:导体多短针雷电放散装置的合理安装位置
4:当雷云移到铁塔上方时,地电荷沿着塔腿向上移动,将首先到达铁塔顶部边沿并在此积累。配置中的“线状雷电放散”装置安装于塔顶四周,可使地电荷随时积累随时放散,从而降低铁塔顶部的电势,有效地防止直击雷从塔顶发生。
5:塔顶避雷针所处位置最高,最易引发直接雷击,需在此加装点状放散装置。
6:通信铁塔所处地理位置较高,安装于塔顶顶部的GSM、TD-CDMA 天线、微波天线抱杆同样有遭受雷击的可能性,需在这些部位加装点状雷电放散装置,以避免这些部位引发雷击。
2:感应雷防护(站内暂态过电压保护)
应雷电对电子设备造成的危害,在基站遭受雷击的事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感应雷沿供电线路引入引起的,为防止这类危害的发生。经过多年试验的总结,建议在基站内采用分阶段保护措施来抑制雷电感应和系统操作引起的暂态过电压,使设备免受暂态过电压的破坏。
一:交流系统第一阶段防护
在交流线路引入基站后,在主配电盘处加装通流容量为80KA的暂态过电压保护装置,以防止感应雷沿交流线路引入对站内设备的危害。这一级的防雷产品因距离设备较近,除具有大的通流容量外还应具备快的反应时间。
这里建议采用每相通流容量为80KA(极限峰值为120KA)的“暂态过电压保护”装置进行这一级防护。对于市区或供电电缆埋地引入的其他基站,为尽量降低建设成本,也可采用每相通流容量为40KA的“暂态过电压保护”装置进行这一级防护。 防雷装置能否有效地对通讯设备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关键因素有二个,一是对雷击浪涌电流的承受和泄放能力;二是反应时间。 反应时间越短越好,雷击为大能量、高频率放电,这就要求浪涌抑制器要有极快的反应速度,否则浪涌抑制器未及反应,浪涌已进入设备造成通讯设备损坏。
二:交流线路第二阶段防护
在单独设备空气开关处加装通流容量为20-40KA暂态过电压保护装置(视该区域的雷击强度及铁塔是否有引发直击雷可能确定),以逐级限制过电压及抑制内部线路感应及系统操作过电压。因开关电源自身配备的20-40KA的避雷模块可以满足这级防护的要求,在此可不重复配置。
三:电源系统第三阶段保护
对接地电阻较高或山区的基站,为防止地线反击,可在电源设备的正负极间加装48V直流浪涌吸收装置。因天馈线外部具有金属屏蔽层,雷电感应多集中于此,因此,如果馈线在塔顶、塔中和进入基站前多次良好接地,为减少信号损耗和改善驻波比指标,可不加装馈线避雷器,而且通讯设备供应商通常已在基站内配有馈线避雷器,可不重复配置。
四:有效的连接和接地
有效的设备连接和接地。正确的连接与接地,对防止由于地面的跨步电压对设备造成的损害十分重要。所以,建议在基站内的设备连接,采用单点接地技术以防止这部分危害的发生。
所谓单点接地是指:基站内所有设备的外壳应单点接地,所有进线(交流电源线、馈线、电话线)在进入基站前应实现单点接地,设备地线应分区接地。在接地汇流排上应将易产生浪涌的设备(如主配电箱、电源设备等)地线和易受浪涌干扰的设备分区接地以更有效地防止浪涌干扰。

叶冯俊:移动基站维护工作小结

1、作为一个维护人员,时间观念的强弱体现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时间即是金钱,是客户求,是人生的准则;
2、对出现故障的前作好充分的准备,上站前一定要尽可能想到所需工具,以便节约时间,如果等到故障都已经出现了才开始准备,那是一种对工作不认真负责的根本体现;
3、判断故障的准确性,以便能在最短的时间恢复正常,俗话说得好,白猫黑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只要能在最短时间内保证通信,就是好样的;
4、对于移动通信基本原理的理解及学习,并不断总结经验,从经验中得到启发,作好工作总结,养成做事作记录的习惯,这样减少出现差错的机率;
5、对相关通信设备能够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以及各厂家特性能非常熟练的撑握,同样是为了减少故障发生的时间,故障时间才是评价一个好维护员的标准;
以上是作为一个基本维护员最基本的素质,然而,在维护中,管理力度的作用更是影响维护工作的重要原因,而作为一个管理工作者,那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本人作一点点自己的法:
1、管理人员必需保持清醒的头脑,指导工作中不能自己也很茫然,自己从哪里作手都不知道,能准确快速的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要想到,一般维护人员有时想问题其实非常简单,有些时候自己上站了什么也不知道,根本没有一个很好的概念,也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去了不行再叫人,缺少东西回来拿就是了,太没有概念了;
2、要随时注意一般维护员的心态,关心下面的员工,让他们提高积极性,产生一种主观能动性,明白工作的重要性,一个好的管理者应该随时注意到自己的形象,其实员工要求也很简单,就想知道自己的工作是不是得到了管理者的认可,知道自己在这项工作充当的角色,明白自己在工作中的重要性,适当的表扬一定会积极性倍加。
3、管理者的艺术就是让员工满意,让公司发展,以最简单的工作创造最有成果的价值,那种每天只是打雷不下雨的管理者,只会让员工失去信心,一个公司领导必需要有执行力,这一点基本的素质也没有当什么管理者,不配,没有了执行力,员工心态一定乱,在某种程度上不服从,因为管理者的话那只是一句话而已,没有力度,所以没有了执行力;
4、如果一个公司的发展仅仅是依靠关系建立起来的,那这个公司一定不能壮大,只能让人更加没有信心,工作态度极差,工作观念消极,实力才是提升自己的最好标准,为了公司的发展壮大,不应该以关系来提升管理者,应该在实践中观察每个可能的管理者,拿出行动,屁那么一点成绩就自以为是,能力超群;
5、发展的公司是要能有为公司死心踏地的工作的员工,要培养这样的员工就是管理者的艺术,就是管理者的价值所在,没有这样的管理者,壮大那也只是一句空话,一句口号而已,咱们中国人最善长的是喊口号,口号永远只是口号;
总结:中国人的企业为什么总是那么差劲,那就是中国人喜欢走关系,办事走关系,做生意走关系,提干走关系,真正有用的员工没有安排在正确的位置,缺少人性管理,强制管理是当今企业必需考虑的问题,一个好的企业一定是非常人性化的管理,当然了,每个管理者都说自己是人性管理,这也是他们口中的一句话而已,没有执行力。在没有人性化的管理下,员工精神极差,观念性不强,更谈不上企业文化,每个公司都说自己有企业文化,可是却连管理者自己都可以说不清楚他们的企业文化的精髓,所以同样也只是口号。

 

叶冯俊:游古堰画乡

说来惭愧,身为丽水人,对丽水的景色却大多是只闻其名,未见其形。一个月前,我一家人到大港头去看望同学,他在那里有有一间写生工作室。他对我说大港头的对岸便是通济堰堰头。这话撩起我强烈的好奇心,迫不及待地想过去看看,只奈当时春雨淅沥,又近黄昏,阻挡了我的愿望。

今天是雨后放睛,出游的好日子,我起了个大早,带上一家人走路直奔通济堰。我们过渡到大港头南岸时,天地间铅华洗尽,澄明透碧,阳光酣美,轻风徐徐。抬眼望去山峦翠绿,溪水缥碧,整个自然丰润而绝净,令人舒心惬意,忘却尘缘。瓯江与松阴溪在此处相聚,冲积出一片广阔葱翠的滩涂,其间有一条白色小径蜿蜒伸长,路人告诉我这便是通往通济堰堰头的路,我们沿此路缓步前行,悠然寻觅通济堰。

进入绿地不久,望见左边的草地上悠闲着两头水牛,小的一头静卧着,眺望着远方天山共色的景致,大的一头悠悠地啃着草,听到脚步声便抬头望着我们,似打量几位远方的来客,儿子见了,兴奋地嚷嚷”大水牛,大水牛”。在碧天青山绿水翠地之间有这么一幅雅观,也难怪他激动的。到达滩涂的中间,又有一片绿油油的桃林。虽然谢了花,还是叫人想起”忽逢桃花林,夹岸数十步,中无杂树,落英缤纷,芳草鲜美”的词句,内心的快意不言而喻。

行不到两千米,望见一亭状楼阁静立在古樟树的掩映之中,身后又错落着些新的旧的房舍。我想那该是堰头村了,于是兴奋地加快步伐,直往前去。

在远处看这里,似乎只有一两株大樟树,而到了这里才发现,沿着堰渠两边,古樟树是一个阵地排列,可以说是一个古樟群落。这些参天的古樟遮得阳光在堰渠里斑斑点点,或明或暗,以致在昼犹昏,雅趣横生,足以使堰头村古色古香。而它掩映下的袅娜的弧形坎和千年悠流的渠水,又谱成一汪恬然的古韵荡漾在堰头村里,使人无不为在堰头村的古老而心动。

在村口,首先与我们相遇的便是文昌阁。它似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候在那儿,迎接每一位来客。它身旁有一石碑,陈述着它的历史,那是大清宣统元年立的。在它身后,一路接踵的是嘉庆、道光、宣统各个时期的建筑,虽然红砖房白洋房掠去了它们的部分领地,但是当年的神韵依然存在。我们来到一幢标有”堰头村34号”的古建筑里,它整体的宏大与内部的精雕细刻,令我们赞叹不已以至久久不舍离去。尤其让我感兴趣的是正壁上的一块匾,极其陈旧了,写着”学勤德懋”四个大字,落款是:道光二十四年立。从这里边可以看出堰头村祖先的精神风貌和他们对后人的殷切期盼。一种传统美德也跃然牌上。

未到堰头便听得水声哗哗作响,水的最大情趣便是未见其形,先闻其声。远远地宣告她的存在。堰头由一条拱形大坝、一个通行渠、一个泄水闸、一个通济闸组成。是一项极简单又极科学的水利工程。拱形大坝截断整条宽阔的松阴溪,其精妙之处是坚固的同时在无意间便迫使所有的流水向通济奔来,在它的前面流水沿坝体积成一条白练,横飘在松阴溪上,而在它的上面是万倾碧波随风荡漾,阳光下似有亿万朵百合在此开彼落,轻柔美艳。通行渠、泄水闸、通济闸在堰头处安排得非常紧凑,体现出一种结构美。通济堰的水就是通过通济闸源源不断地流进渠内的。望着它,我感想通济闸有一种伟力,不管松阴溪的水是咆哮奔泄还是轻歌曼舞,只要一经过去,流水就静若处子,悠悠而淌。站在通济堰头,我发不出原先的感慨,也挖不出喻美之词,叠翠的山色,澄碧的流水,揣出堰头的浑然天成,继而给人一种静然、悠然、安然。

在通济堰堰头的旁边,坐落着一座低矮的黑瓦房,显得陈旧不堪,默无声息,那就是通济堰的龙庙,是前人为护佑通济堰风调雨顺而建成造的。因着通济堰从一千五百多年前平安地流淌至今,我想,这龙也该是的确存在的,我这位青年人若不去拜访它是无论如何多是有失礼分的,于是便揣着一份崇敬的心情踏进了这座古屋。

跨进门,我不由得大惊失措,这时的景象与我原先的设想相悖太远。里边住着的不是龙王爷,而是魂,是通济堰的魂,是通济堰的千年沧桑。

这里林立着座座石碑,上面刻着通济堰的风雨历程。每个时期的身躯和容颜都可以在此寻见。我到一块”文物标志”的碑前,上面写到:”碧湖通济堰,从梁武帝天监年间,为公元五0二年至五一九年始建–”这说明通济堰修于南北朝时期,这个梁武帝想必就是萧衍了。这位对外征战不休,对民苛捐杂税,对仕宽纵优容,贪贱昏懦的皇帝,想不到能在这僻静的山区里找到他的名号,实是让人诧异。读着这些碑文,我眼前浮现起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各国之间日日战乱,王朝频频更替,民众困苦不堪,以致”人人厌苦,家家思乱”的地步,这个梁武帝的残暴腐朽,更是独一无二:”民众犯法连坐,老幼未免;一人逃亡举家罚作苦役”。他”责令地方官’上献’,因而莫不竟相聚敛”。我不知道通济堰是谁挂名修筑的,也没有去考证谁为它作出了”杰出贡献”,但我敢肯定,在那个历史条件下,这个巨大的通济堰工程,由官方出资是万万不可能的了。

具有幽默意味的是这个民间修筑的堤堰,留下了萧衍的帝名并安然无恙于千年风霜。而他自己主组张修筑的堤堰(当然是役使民工而筑)却筑毕即崩溃,也使他的王朝迅速地走向崩溃。据史记载,天监四年(公无505年)”萧衍不顾水工关于淮河沙土不坚,不可筑堰的警告,役使二十万军民修筑浮山堰,(今安徽凤阳境内),企图蓄淮水淹没北魏军。浮山堰果为洪水冲塌,沿淮军民十余万被吞没”。梁朝从此一厥不振。萧衍的子孙又相继判乱,最终逼使萧衍活活饿死在宫城。

我们可想见当年筑堰的情景了,在那么一个兵荒马乱困苦不已的岁月里,那么多的民工,男女老幼,夏来头顶烈日,冬至身披寒霜,不停地在工地上忙碌。硬是用血泪汗水凝成了眼前雄伟的堰坝长长的堰渠。在龙庙的石碑里浏览,我们不难发现,即便是以后的修筑,也大多是民众所为,碑上雕刻着无数姓名,便是一个个躬身修堰的身影。这些石碑因历经风雨而剥蚀了许多,字迹也渐趋模糊,而民众改变自然的精神铸成魂魄,却愈显强烈地显现在眼前。

在龙庙的门口贴有一幅对联,上下联都已被撕去,已辩识不清,而横披却显得尤为精神,上书”风和日丽”四个字,恐怕这就是通济堰在其灵魂深处千年不变的渴求吧?